派遣证和报到证是中国特有的就业和人事管理证明文件,主要用于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手续。
1. 派遣证:
派遣证,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的凭证。它由教育部印制,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签发。派遣证上注明了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就业单位、就业地点以及报到时间等。毕业生在找到工作后,由学校根据就业协议和毕业生就业计划统一发放派遣证。
派遣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证明毕业生身份和就业资格;
毕业生报到时,作为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
用人单位根据派遣证信息,办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手续;
作为毕业生办理户籍迁移、党团组织关系转接的依据。
2. 报到证:
报到证,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与派遣证基本相同,但用途和侧重点略有不同。
报到证主要在毕业生报到时使用,其作用如下:
毕业生在毕业后按照派遣证上的报到地点和报到时间,到就业单位报到;
用人单位根据报到证上的信息,办理毕业生入职手续;
毕业生在报到证规定的报到期限内,未报到或未按时报到,可能会影响其就业、社保等手续的办理。
派遣证和报到证在2015年之后已被《就业通知书》取代,不再使用。但在此之前的毕业生,仍需按照派遣证和报到证的相关规定办理就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