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这两首诗的全文及其解释:
第一首
原文:
药山唯俨上人,道高德重,世所共知。贾岛因赠二首。
其一:
石上松生也自奇,根穿石隙渐盘虬。
夜深霜后无人见,不是天教是岁寒。
解释:
这首诗以松树的生长环境来比喻高僧惟俨的品德。松树在石头上生长,虽然环境艰苦,但仍然能够顽强生长,甚至形成盘曲的枝干。诗人用“石上松”来比喻惟俨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坚守道义,品德高尚。诗的后两句“夜深霜后无人见,不是天教是岁寒”则表达了惟俨的高洁品德,如同松树在寒冷的夜晚和霜冻之后依然坚强,不是天意使然,而是因为其内在的坚韧和岁寒的磨砺。
第二首
原文:
其二:
药山高僧古风存,独坐松间石上吟。
自笑此生何所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释:
这首诗进一步赞美了惟俨的品德和风度。诗中提到“药山高僧古风存”,意味着惟俨保持着古代高僧的风范。他独自坐在松树之间,石头之上吟诗,表现了他的超然和清高。诗人用“自笑此生何所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认为自己的一生如同江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淌,最终归于大海,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流转。
这两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着对高僧惟俨的尊敬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