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其技术进步推动了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在发酵工业发展历史中建立的重要技术:
1. 传统发酵技术:
酒曲技术:中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开始使用酒曲发酵技术制作酒类,如黄酒、白酒等。
豆腐发酵技术:中国东汉时期,刘安发明了豆腐制作方法,利用大豆和凝固剂(如石膏、卤水)进行发酵。
2. 微生物培养技术:
纯种培养技术:19世纪末,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提出了纯种培养的概念,为发酵工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发酵罐技术:20世纪初,发酵罐被发明出来,提高了发酵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酶技术:
酶制剂的开发:20世纪中叶,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各种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用于发酵过程。
4. 发酵动力学和过程控制技术:
发酵动力学:20世纪初,发酵动力学的研究为发酵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优化发酵条件。
过程控制技术:20世纪中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酵过程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发酵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5. 生物反应器技术:
固定化酶技术:20世纪70年代,固定化酶技术被发明出来,提高了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细胞固定化技术:20世纪80年代,细胞固定化技术得到发展,为大规模生产酶制剂和生物制品提供了可能。
6. 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基因重组构建具有特定性状的微生物,如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
发酵工程:20世纪80年代,发酵工程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重要技术的建立和发展,为发酵工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