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设置需要遵循国家有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设置原则和步骤:
1. 政策依据: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
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
2. 岗位设置原则: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性质。
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和任务需要。
体现分类管理、分级设置、按需设岗。
保证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 岗位设置步骤:
调研分析:对事业单位的性质、任务、规模、人员结构等进行全面调研分析。
岗位总量控制:根据事业单位的编制总额和岗位结构比例,确定管理岗位的总量。
岗位结构比例:按照国家规定的结构比例,合理设置管理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比例。
岗位类别划分: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将管理岗位划分为综合管理岗位、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和工勤管理岗位。
岗位级别设置: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任职条件等因素,设置岗位的级别。
岗位说明制定: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岗位待遇等,制定岗位说明书。
公示与审批:将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然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4. 具体操作:
成立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由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人事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岗位设置方案。
实施岗位设置:按照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岗位的招录、聘用和考核。
动态管理:根据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和岗位履职情况,对岗位设置进行动态调整。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