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之语,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理念。
1. 明明德:指的是通过教育和修养,使人的内在美德得以显现和发扬光大。这里的“明”是彰显、显扬的意思,“明德”即光明正大的品德。
2. 亲民:这里的“亲”有亲近、爱抚之意,“民”指的是民众。这句话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仁爱之心,能够服务社会、关爱民众的人才。
3. 止于至善:这是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人们追求最高尚的境界,做到道德的极致。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被广泛引用,用以指导大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方向。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和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